吳睿:學無止境,行者無疆

勤于學:以“學無止境”為出發點
學無止境,每一次嘗試都是向更好的自己靠近。大一初到北京時本迷茫于前途方向,慌忙亂撞,但在課堂上受到啟發,了解到學校保研政策後,我便暗暗下定決心要努力争取,從各方面打磨自己,期待完成一個嶄新自我的緩慢更新。
學習逐漸成為了一種渴望,我把學習本身嵌入生活的各個縫隙。我認為,可以從每一次課堂上學習,書本的專業知識、老師的授課模式、課堂的内容安排、同學的觀點交流等,都是拓展認知的來源;從每一次工作中學習,任務的完成方法、工作的運行規律、前輩的經驗指導、同伴的協同合作等,都是獨立實踐的參考;從每一次活動中學習,活動的方案設計、主題的執行落實、人員的統籌管理、物資的調動配合等,都是闡發思考的案例。同時,再加上一點點勤奮和堅持,
學習成效便會自然而然地顯現,甚至會帶來出乎意料的驚喜。
兩獲“國獎”
觀察、思考、總結、學習,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案例,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老師。如果長期堅持學習者的視角和思維,便可以在萬物的矛盾正反兩面尋求統一,在自我的成敗得失之時感到平和。因為回過頭來會發現,所有的經曆,都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敏于思:以“常學常新”為着力點
我們很年輕,經曆與思考也比較有限,大多數時間處于學校的象牙塔中,較少見識到社會的光怪陸離,也較難踏入到科研的深山幽谷。偶爾遇到問題時總覺得自己現有的經驗無法解決當前的難題,這時候
我便翻開書本尋找答案。
午後閱讀
讀書能讓人常常思考。一個更加敏捷的思維能讓我們在束手無策的困境中另辟蹊徑,一個更加開闊的頭腦能使我們在千姿百态的混沌中随機應變。不同的書也能引發不同的思考:讀小說時,覺得自己好像短時間内經曆了不同的人生,沉浸式的豐富體驗折疊到了自己的時空裡;讀專著時,慨歎學科前沿的代表人物怎能有如此精彩的思想和論證,曆經時間篩選沉澱為我們迫切需要了解的理論精華;讀教材與工具書時,原本疑惑不解的我查詢到相關的知識和技巧時,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激勵着我推進下一步科學研究。
學習文科的大多數時候是和文字打交道,今後也将會從事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,所以總覺得自己讀得不夠,知道的太少,理解地不深。但我想如果能在不斷的閱讀中闡發思考,一直不停地提升個人認知,常學常新,終會勇立于學科發展的潮頭,不至于被時代所抛棄。
笃于行:以“學以緻用”為落腳點
“心上學、事上練”,萬事條件不同發展不同結果也不同,不可把單一學習經驗照搬照抄,所以,必須将所學應用到自己的實踐中。在投入到了學院、學校、鄉村、社區、城市的一些活動與工作中後,我切實體會到了在将知識轉化為成果的過程中,更能深化對學習經驗的理解,強化對綜合素質的培養。
參與學生工作
為了提高行動效率,我養成了列計劃表的習慣,分為每日計劃、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,将自己的目标分割成小任務,整齊有序地羅列,按時按量地完成。當每完成一項便劃掉一項時,成就感油然而生,對自我的認可度也會逐步提升,整個人好像永遠動力十足、精神煥發。所以,把行動平攤到每一天,隻需要均勻用力,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,最後的結果都不會差,是一種“功到自然成”的狀态。
每個人都會有任務繁重、壓力襲來的時候,感到迷茫疲倦時,或許行動是應對的最好方式,從給自己設想的困境中跳脫出來,從最小的一步開始。萬事開頭難,但當事情開始了,迷茫也就消退了,剩下的路隻需要堅定走下去就好。
保持謙卑,行勝于言;學無止境,行者無疆。祝我們都能懷着這份初心,用發展的眼光要求自己,用切實的行動追求理想,一起在漫漫學習路上每一步都堅定且勇敢,認真且踏實,向着遠處更燦爛明媚的未來大步邁進!
- ");
}